3月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预警
近日,市应急管理局会同市有关部门对全市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进行了会商研判。
一、安全生产情况
(一)形势分析
3月多大风、雾霾天气,生产经营、建筑施工、旅游出行等活动进入旺季,是事故易发多发期。各级、各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强化风险意识,动态研判安全风险,精准把握防控规律,明确责任、细化方案、分解任务,确保各项措施抓实、抓细、抓到位。
(二)防范重点
一是防范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紧盯交通基础建设主体工程及其配套建设项目、房屋市政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工程、电力、公共设施建筑物等,排查整改风险隐患。重点加强起重设备、临时用电、模板工程、脚手架、深基坑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密闭空间、消防等方面的风险管控。突出检查项目开工前是否进行风险隐患辨识、是否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是否落实深基坑开挖放坡支护措施和沉降位移监测、是否落实企业(项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否落实现场安全措施、是否落实从业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和各项规章制度等。指导督促企业建立风险隐患问题清单,对账销号,闭环管理。同时,督促建筑施工、装饰单位加强大风等恶劣天气下施工现场人员和机械安全管理,严格控制危险作业面上作业人数不超过2人,确保施工安全。
二是防范交通运输安全风险。分析研判春季道路交通特点,加大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力度,确保隐患排查治理落到实处。紧盯“两客一危一货一面一校”、网约车、旅游包车等重点车辆,聚焦商砼车、渣土车、水泥罐装车、大货车等重型车辆,严厉打击“三超一疲劳”、醉驾酒驾、不佩带安全带、不按规定行驶、非法营运、违法载人、非法改装、违法超限、“大吨小标”等非法违规行为。加强恶劣天气交通气象监测预警,加大农村道路、高速公路、急弯陡坡等重点路段管控力度,切实守住道路交通安全底线。
三是防范消防火灾安全风险。实施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强化重点时段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聚焦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物流园区、石油化工、劳动密集型企业、仓储基地、养老院、独居空巢老人居住场所、文博单位等高风险场所,经营性自建房、群租房、“九小场所”、沿街门店、“三合一”、老旧小区等低设防场所,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兴业态,重点整治违章搭建使用彩钢板、易燃可燃材料装饰装修、违规电气焊作业、电源火源管理不到位等突出安全隐患。要加强乡村火灾隐患整治,强化对小微企业生命通道、乡镇工业园、特色小镇等乡村新兴产业消防安全管理,推进乡镇农村公共消防基础建设,坚决防止敏感场所发生有影响火灾事故,有效预防和减少小单位小场所亡人火灾事故。统筹做好重大活动、重要节点消防安全工作。严禁电瓶车室内充电,居家时要规范用火用电用气行为,严防家庭火灾。
四是防范涉旅安全风险。春季气温回升,市民踏青出游热情攀升。要高度重视景区安全管理,加强日常巡逻巡查,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充实值班值守人员,规范景区内游客游览行为,强化游乐设施安全运行,增设应急救援设施和警示标识,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防范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加强对可燃、有毒气体检测及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检查,确保正常有效。紧盯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环节涉及的重大危险源、高危工艺、化学品储罐、油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等重点区域,开展企业复工复产和装置设备带病运行安全整治,严格落实安全包保责任制和特殊环节安全监管。
六是防范燃气安全风险。深入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围绕非法倒装、违规充装、销售不合格灶具、未按规定入户安检、燃气管道占压等典型问题,大力督办整改。加强燃气使用环节安全教育培训、入户检查指导,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强化工业企业自建燃气设施和药材加工、小手工、小作坊等使用燃气场所以及涉燃气施工、车用气瓶的安全监管,严防事故发生。
七是防范其他安全风险。加强大型群众性活动风险评估、现场管控、应急处置,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持续抓好工贸企业、医疗卫生、福利机构、学校食堂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治理。突出对涉氨制冷、粉尘涉爆、有限空间等企业的风险排查治理。加强对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观光车等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定期检验工作。依托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加强城市供水、供电、供热、道路、桥梁安全检查,严防乱挖乱钻和野蛮施工行为,保障城市安全稳定运行。
二、自然灾害情况
(一)气象预测
3月份,我市降水量20~50毫米,较常年同期降水量偏少,其中上旬无明显降水过程。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左右。预计本月全市有两次较为明显的降温过程,出现在3月14日—16日和27日—29日,月最低气温-2~0℃。
(二)防范重点
一是防范森林火灾。正值春耕备耕,林边劳作、春游、扫墓等活动增加,注意加强森林、公园、草地防火。认真组织开展防火宣传教育,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加强防火巡查和火源管理。持续开展火险隐患排查治理,建立隐患台账,及时督促整改。加强扑火机具车辆检修保养,及时补充灭火应急装备物资,确保火情出现时能够快速反应、有效处置。
二是防范雾霾灾害。雾霾天气对交通运输、农作物生长和群众身体健康产生较大不利影响。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好雾霾天气交通管制,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民众驾车出行要注意行车安全,低速行驶,正确使用灯光,遇突发事件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设立警示标志。
三是加强农业田间管理。关注土壤墒情和农作物病虫害发展情况,及时开展小麦田间管理,尤其对晚播弱苗应提前运筹肥水,促进春季分蘖和幼穗分化。适时开展化学除草、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四是注意防寒保暖。春季冷暖空气活动交替频繁,需预防大风和降温天气对农业和人们生活的不利影响。公众需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添衣保暖,预防感冒和心脑血管疾病。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重要岗位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公安、消防、应急、卫生健康、党委政府值班室等有关单位要加强联系,严格快速、准确、详实报送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信息,严禁迟报、漏报、误报和瞒报。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制定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做好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物资准备工作,完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科学高效稳妥处置事故灾害。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确保一旦发生事故、紧急事件或网络舆情能科学有效处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党政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一线排查各类风险隐患,杜绝检查流于形式,执法“宽松软”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强化整改督办,确保复工复产和全国两会期间安全形势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24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3785号-1
主办单位:亳州市应急管理局(亳州市地震局) 联系方式:5891234
网站标识码:3416000012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34160002000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