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部门工作 > 综合监管

市应急局安排部署四季度安全防范事项

访问次数: 来源:市应急局 发布时间:2023-11-01 09:44
文字大小:

四季度生产经营活动频繁,群众出行意愿强烈,恶劣天气增多,是事故易发多发期。四季度需要重点防范的事项:

(一)交通出行安全:1.出行提前做好准备,留意天气变化,做好出行规划和车况检查,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出行,确保行车安全;2.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切勿疲劳驾驶,长途驾驶要保持精力充沛,尽量减少夜间驾车;3.拒绝酒后驾驶、超速、超员、超载和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驾车或乘车请系好安全带。

(二)旅游安全:1.加强对各类景区游乐设施的检查检测,严防各类娱乐项目的设施设备快节奏、高强度、超负荷运行;2.遵守游乐场所规则秩序,检查好安全装置,身体不适或饮酒后不宜乘坐高空、高速运行的游乐设施;3.警惕低空飞行旅游等网红娱乐项目,做好安全评估和安全准备。

(三)燃气安全:1.购买选用合格的燃气灶具、胶管、气瓶、调压阀等;2.不擅自改动、改装燃气管线、灶具等设施;3、不包裹燃气表、热水器等燃气设施及附属管道,不在燃气设施上捆绑、悬挂物品;4.使用燃气的房间应打开门窗保持通风,做饭、烧水时要有人照看;5.使用完燃气后,应关闭气瓶阀门、管道与软管连接阀门和灶具开关;6.经常检查厨房燃气胶管是否有老化、松脱现象,发现异常要及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更换;7.发现燃气泄漏时,要迅速关闭气源,打开门窗通风,不触动电器开关,不使用打火机等明火进行燃气泄漏检查。

(四)企业安全:1.落实好用电管理、涉爆粉尘清扫等防范措施,强化有限空间、动火作业等危险作业管理;2.做好防火工作,加强防火巡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3.做好应急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和专人值班制度,配齐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加强应急演练。

(五)仓储物流安全:1.严禁随意堆放货物,仓库存储要分门别类,按照物品不燃、可燃、易燃等性质分类存放;2.严禁在仓库内抽烟、使用明火,对于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货物仓库,应设置防静电设施;3.严禁将仓库办公室、休息室合并进同一场所,仓库内禁止人员生活居住;4.严格遵守用电规则,为仓库电源安装分闸,严禁私自架设临时线路,定期进行电气线路检查;5.配齐消防设施,保证仓库防火间距。

(六)消防安全。1.购买经3C认证的家用电器产品,不私拉乱接电线,不随意增加用电设备;2.时常检查家中的电器和线路,发现线路老化、脱落、破损要及时更换;3.严禁自行车飞线充电。严禁在客厅或楼梯间、走道以及将电池带回家中充电。4.要加强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群租房出租屋、自建房、农家乐、影剧院、婚纱影楼等重点场所监管,严防事故发生。

(七)危化和烟花爆竹:四季度,危化企业进入生产旺季,满负荷生产、连续生产背景下,从业人员“三违”问题需要重点防范。烟花爆竹进入经营销售旺季,批发企业及零售网点超量储存、超高堆放、通道堵塞、非法售卖等风险日益增加。

(八)建筑施工:四季度既是建筑施工行业的黄金期,也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期。要制定恶劣天气安全施工预案和防范措施,要重点加强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起重机械工程的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转包、分包等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严防事故发生。

   (九)煤矿: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强化瓦斯抽采,深化抽采达标精细化管理;强化通风安全管理,确保系统稳定可靠;强化关键环节瓦斯管理,夯实瓦斯防治工作基础;强化瓦斯监控报警风险分析研判,严格报警处置;强化培训管理,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强化瓦斯隐患排查治理,加强瓦斯防治工作。

四季度是生产经营活动频繁季,也是各类风险隐患集中暴发季,安全风险防范形势必将更加严峻复杂,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毫不放松抓好安全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全市各级安委办统筹协调作用,积极主动给各级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推动党委政府在安全理念、安全责任、风险防控、安全保障等方面真重视,发挥各专业委员会、各职能部门作用,健全责任链条,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二是要毫不放松抓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2023行动。聚焦20余个行业,179项检查重点,做细做实重大隐患数据库和安全生产问题清单,真正把问题拎出来、把措施找准确,“一抓到底、逐项清零”。

三是毫不放松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盯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燃气、煤矿、工贸、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和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醇基燃料、“厂中厂”“园中园”、外租外包等高风险领域和高风险作业,开展集中整治。四是帮扶指导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扎实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组织专家帮扶指导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开展企业安全生产“班前会”制度,针对轻微违法,首查不罚,针对违法违规行为,从严执法。对标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新行业、新业态安全风险研判,有针对性开展专项治理,防止认不清、想不到、管不了的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24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3785号-1
主办单位:亳州市应急管理局(亳州市地震局) 联系方式:5891234
  网站标识码:3416000012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34160002000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