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临近,全省安全生产进入关键期。省安全生产督察督导组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铜陵、马鞍山、亳州、芜湖等地,对建筑工地动火作业、基坑防护、高空作业等高风险环节展开“地毯式”排查,以“较真”态度揪出一个个“隐形炸弹”,用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刻内涵。
督察督导过程中突出一个“真”字,在查真问题、真查问题、真查真改的上下功夫。
“这张动火作业票的签字栏怎么就这一个人?”在马鞍山市慈湖高新区微纳智创园项目现场,第三督察组专家拿起一张动火作业审批表,上面显示动火人、监火人、申请人三栏均是同一人签字,且审批时间早于风险辨识完成时间,“这就是责任不清,一旦出事,谁是动火人?谁是监火人?谁是审批人?根本就说不清。”
动火作业是建筑施工中涉险较高的环节,因操作不规范引发的事故占比居高不下。动火作业票本是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闸门”,需明确动火时间、地点、防护措施及责任人,并经多方审核。但督察督导中发现,部分地为赶工期“先动火后补票”。第一督察组在铜陵市某医院在建工地发现施工人员手持过期“动火作业票”,票面日期与实际作业时间相差3天;第三督察组在当涂经济开发区同利高端食品产业园项目宿舍及配套楼工地发现,部分动火作业审批表上未标注动火等级,风险辨识栏仅写“无风险”三字,而现场脚手架上堆满易燃保温材料,一旦引燃,火势将迅速蔓延。“动火作业票不是‘走过场’的纸,关乎生命安全!”专家现场严厉指出存在的问题隐患。
督察督导环节上突出在一个“严”字,在坚持问题导向,压实整改责任上下功夫。
连日来,督察督导组在各地市马不停蹄,爬高楼、下基坑、查资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第一督察组对2024年第四季度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现场复核,发现铜陵市某科技公司稀有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项目工地,隐患仍然存在,基坑四周毫无支护措施,临边堆土随意放置,现场没有任何防护栏或警示标识,施工人员在这样的作业环境下,一旦失足或被堆土滑落,极易发生高坠、掩埋等事故。
督察组指出,这一情况反映出建筑领域隐患整改存在“闭环”失效,施工单位将隐患整改视为“应付检查”的表面功夫,而非主动防控风险的有效举措,这种行为导致同类问题反复出现,根源在于建设单位未压实管理责任、施工单位未履行主体责任、监理单位未落实监督责任,形成“谁都管、谁都不管”的真空地带。 “安全生产没有‘差不多’,只有‘零容忍’。”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督察中发现的隐患问题,将全部下达整改通知书,对相关工作措施不力的,将严格责任倒查,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督察督导折射出一个“实”字,在指名道姓,列出问题清单上下功夫。
截至目前,今年二、三季度安全生产督察督导工作累计发现问题隐患已达3000余项,“小”到防火间距不足,未按标准设置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大”到“厂中厂”消防管理失控,半成品、成品与原材料等混为一体,堆放混乱等。每家单位的每一个隐患,都真实记录,指名道姓,把查出的问题隐患都列入清单,逐条逐项督促相关企业单位真抓实改。
国庆、中秋假期临近,督察督导组将持续关注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情况,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省安委会办公室将督促各相关单位以此次督察督导为契机,深刻反思存在的问题,齐抓共管,积极排查,不留死角,立行立改,让广大市民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国庆、中秋佳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3785号-1
主办单位:亳州市应急管理局(亳州市地震局) 联系方式:5891234
网站标识码:3416000012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34160002000125号